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9月1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)从院前接诊起,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即可实时同步至救治团队,实现“上车即入院”。今天谋略天下,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启用急诊新病区,构建“院前急救-急诊门诊-EICU-急诊病房”四位一体功能高度集成的急诊急救病区。
急诊新病区启用后,严重创伤、危急心脑血管病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等各类急危重症患者,可在急诊科内完成从快速评估、紧急抢救、急诊手术、术后监护、病区康复到出院随访的全流程处置。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观明看来,新病区融合数智化复合手术室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从传统分散式救治向全链条、一体化模式升级。
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启用急诊新病区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/摄
据了解谋略天下,新病区严格遵照国家发热门诊建设要求完成硬件配置与流程优化,实现“平时”作为急诊救治核心区,“战时”快速转换为传染病应急诊疗单元的功能切换,确保了救治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瞿红鹰表示,急诊新病区不仅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“应急堡垒”,更是服务日常医疗需求的“民生工程”。
急诊新病区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,3层规划形成“分层分区、功能集成”的立体垂直管理。一楼集中设置了急诊门诊,配备抢救室、留观室、动物致伤门诊(含疫苗接种中心)、采血中心和数智化复合手术室;二楼为EICU病房(急诊重症监护病房);三楼设置为急诊病房、急诊办公区和急救科普直播间。其中,急诊病房设置30张病床,数智化复合手术室配备CT、磁共振、导管室、高性能超声和移动DR等设备,可满足各类危重患者的紧急处置。
“急诊病区是医院的第一道门,也是最后一道门。”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唐柚青说,科室严格按照危重程度分级处置,以往患者需要在多个科室检查,如今可在急诊完成“一站式”诊断与救治,极大缩短了黄金抢救时间。EICU不仅处理常规危重病人,还预留了隔离重症病房,可应对多重耐药或超级细菌感染患者。
依托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指导中心,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急诊新病区为平台,推动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指挥调度的高效协同。李观明透露,医院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医学技术中心(基地),构建紧密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、粤港澳大湾区四级创伤中心体系,整合区域优势学科,引入人工智能和大健康管理平台,带动周边地区急救能力提升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